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69
威望:32 點
金錢:4230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0-09-04
6.4到底发生了什么对于6.4,一直了解的很片面,以前在国内,知道的信息碎片让人痛恨,但是却又没办法连接成一个完整,逻辑通顺的故事线,今天就从几个方面,完整的整理一下那个血腥的89.6.4
先说说故事起因: “89.6.4事件”通常是指1989年6月4日发生在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的镇压事件,也常被称为“六四事件”或“天安门事件”。这场事件的起因是多方面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层面。以下是事件的主要起因和背景: 一、政治背景 1. 改革开放初期的希望与矛盾 • 邓小平于1978年提出改革开放政策,给社会带来了希望和动力。 • 但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迟迟没有进展,民众(特别是知识分子和学生)开始要求更多的政治自由和民主化。 2. 反腐败呼声高涨 • 在经济逐渐开放的过程中,官倒(官员倒卖物资)、腐败现象日益严重,引发广泛不满。 • 学生和市民要求政府整顿腐败,推行政治透明。 二、经济背景 1. 通货膨胀严重 • 1988年通胀率居高不下,物价飞涨,老百姓生活压力增大。 • 城市居民尤其是中产阶层和知识分子感受到经济政策带来的负担。 2. 就业压力与教育体制问题 • 高校毕业生面临分配制度改革,前途不明。 • 对未来的焦虑促使学生走上街头要求变革。 三、直接导火索 1. 胡耀邦去世(1989年4月15日) • 胡耀邦是中共前总书记,被视为改革派的代表,因政治立场较为开明深受学生敬仰。 • 他的突然去世引发大批学生悼念,进而演变成对政府的政治诉求。 2. 新闻与言论自由诉求 • 学生要求更多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反对新闻审查制度。 3. 4月下旬至5月的抗议升级 • 4月下旬开始,学生发起游行、静坐、绝食等活动,获得大量市民支持。 • 5月13日开始的大规模绝食吸引国内外关注,局势迅速升级。 四、政府反应与最终发展 1. 政府内部意见分歧 • 以赵紫阳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对学生温和对话。 • 以李鹏为代表的一派则主张强硬镇压。 2. 5月20日宣布戒严 • 政府认为局势已失控,决定动用军队进入北京。 3. 6月3日晚至6月4日凌晨 • 解放军在北京采取武力清场,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具体数字至今未公布,有不同估计)。 “六四事件”的起因可以归结为: • 民众对政治腐败、缺乏民主改革的强烈不满, • 高通胀和经济困难带来的社会压力, • 胡耀邦去世引发的情绪激化, • 政府内部对处理方式的分裂, • 最终导致悲剧性的镇压事件。 这里有一个关键人物-----邓小平: 在“89.6.4事件”(天安门事件)中,邓小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虽然当时他已不再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等正式职务,但作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和党内实际最高领导人,他在事件的决策过程中具有关键的权力和影响力。 一、邓小平的背景和权力地位 • 1989年时的职务:虽然不担任总书记,但他是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掌握军权,是中共最高决策核心“八老”中的核心人物。 • 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主导了1978年以来的经济改革,但同时也非常警惕政治上的“动乱”和西方自由主义的影响。 二、他对事件的态度和判断 1. 将学生运动定性为“动乱” • 1989年4月底至5月初,学生运动规模不断扩大。 • 5月19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高层会议,正式将学生运动定性为“反革命暴乱”(虽然在对外宣传上后来改称为“政治风波”)。 • 他认为这是一次对中共政权的严重挑战,担心重演“文化大革命”的混乱,必须“坚决镇压”。 2. 坚决支持动用军队 • 他主张“不能让中国乱下去”,认为政治稳定压倒一切。 • 尽管党内存在分歧(如赵紫阳主张温和处理、对话解决),邓小平最终站在强硬派一边,下令动用军队清场。 • 他直接参与了戒严决定和部队部署。 3. 排除异议声音 • 他认为赵紫阳的妥协态度会导致更大的混乱,赵紫阳因此被免职并遭软禁至死。 • 邓小平支持李鹏执行强硬政策,确立了强硬路线在党内的主导地位。 三、六四之后的安排 1. 对外强硬、对内稳定 • 国际社会对镇压行动表示强烈谴责,但邓小平坚持维护党的统治,不作妥协。 • 他在1989年6月9日对戒严部队讲话中表示:“我们击退了一场反革命暴乱。” 2. 经济改革继续推进,政治改革基本搁置 • 镇压后,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再次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但政治体制改革自此停滞甚至倒退。 • 他确立了“经济发展优先,政治控制收紧”的国家发展路径。 中国为什么一直刻意隐瞒八九-六四的真相: 中共之所以长期严密控制并限制民众了解1989年“六四事件”真相,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政治、安全、合法性等多重原因。以下是主要原因的系统分析: 🧱 1. 维护执政合法性 • “六四镇压”涉及政府动用军队对平民使用武力,导致大量伤亡(至今未公布具体数字)。 • 一旦公开真相、承认错误,可能被视为中共失去道德合法性,引发对其执政正当性的质疑。 • 中共政权长期依靠**“稳定压倒一切”、“国家崛起”**的叙事来获得民众支持,六四事件则构成严重挑战。 🔥 2. 担心历史重演或社会动荡 • 如果让公众全面了解六四真相,尤其是年轻一代: • 可能引发对当局的不满或重新组织抗议; • 引起对历史正义和政治改革的诉求; • 打破所谓的“集体遗忘”,激发社会不安定因素。 • 中共担心的是对权力的系统性挑战,而非只是“纪念事件”。 3. 防止“范例效应”扩散 • 六四运动是一场由学生主导、逐步演变为全国性抗议浪潮的事件。 • 如果真相公开,可能成为后来者效仿的“榜样”,激励更多争取民主、自由、反腐败的群众运动。 • 中共希望通过封锁信息,切断这类事件在社会集体记忆中的“传承链条”。 📚 4. 控制话语权和历史叙述 • 中国历史教育强调党的“伟光正”(伟大、光荣、正确)形象。 • 六四事件一旦被正面审视,等于对这种官方叙事的重大颠覆。 • 中共一直强调自己是“人民的代表”,公开真相会暴露党在关键时刻选择站在人民的对立面。 5. 现代维稳体系的一部分 • 中共对“信息自由流通”极为敏感,尤其是与群体性事件相关的信息。 • 六四事件涉及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官员问责等制度性议题,都是当前制度的“敏感点”。 • 对事件的全面封锁本身,就是中国“维稳系统”的一部分。 6. 党内分裂史的敏感回忆 • 六四期间,中共内部高层曾严重分裂(如赵紫阳支持温和对话,李鹏主张强硬镇压)。 • 官方一直试图掩盖党内路线斗争,避免类似“赵紫阳”这样被清洗的温和派重新被民间理解或评价。 • 公开真相可能引发对党内清洗、强硬派责任的追责讨论。 📷 现实控制手段包括: • 封锁搜索关键词(如“六四”、“天安门”、“赵紫阳”等); • 打压纪念活动与异见者; • 屏蔽相关图片、文章、海外报道; • 让年轻一代根本不知道该事件的存在,制造“记忆空白”。 中共害怕八九六四真相公开,是因为它触及了党最核心的政治神经——对权力、合法性和历史控制的垄断。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该事件的具体的死亡人数: “六四事件”的死亡人数至今仍是一个高度敏感、严重争议的话题,因为中共政府从未公开准确数字,也严禁独立调查。不同来源给出的数字差异巨大,从数百人到上万人不等。 以下是各种主要渠道对死亡人数的估计与背景: 1. 中国政府的说法(极端保守) • 官方最早在1989年6月30日通过北京市政府发言人称,死亡人数为: “241人死亡,其中包括士兵和警察。” • 此后再无官方更新数字。 • 此数字被普遍认为远远低估,属于政治需要下的“压低”处理。 2. 红十字会中国分会(最早传出较高数字) • 1989年6月4日当天或次日,中国红十字会一度向外媒表示: 死亡人数约为 2,600人。 • 但该数字很快被官方否认,中国红十字会也撤回其说法。 • 有媒体认为,这可能是现场救护人员得出的较真实估算。 3. 英国外交电报(解密文件) • 英国驻北京大使馆在1989年6月中旬向伦敦发回电报称: “中国内部消息人士称,死亡人数可能高达10,000人。” • 这份电报在2017年被英国政府解密,其中提到: • 来自中共内部的可靠线人(某国防部高级官员)提供的估计; • 使用了机关枪对平民开火; • 某些部队表现“像是发疯了”。 • 虽然没有办法独立核实,但该数据被认为比官方更接近真实情况。 4. 美国国务院估计 • 美国国务院在1990年代初提供内部分析时估计: 死亡人数在 数百到数千之间。 • 这是一个更“谨慎”的外交语言表达,但暗示实际伤亡远超中方公开数据。 5. “天安门母亲”组织(民间调查) • “天安门母亲”是由死难者家属组成的维权组织,长期坚持记录死者名单。 • 截至目前,已经实名收集到超200名死者名单,包括姓名、年龄、死亡地点。 • 但由于严重的信息封锁与打压,他们无法进行全面调查。 6. 外媒记者与目击者描述(非系统统计,但提供支持) • 包括BBC、CNN、《纽约时报》等在内的记者报道: • 在北京多个区域目击大量尸体; • 医院、街道、广场等地都有死亡者; • 报导中使用“屠杀”、“屠城”等措辞。 • 大量平民、包括非示威市民、儿童也在混乱中遭枪杀。 各方估计总结表格 来源 估计死亡人数 说明 中国政府(1989) 241 包括士兵,极可能严重低报 中国红十字会(初期) 2,600 快速估算,后被迫撤回 英国外交电报 10,000+ 中共军方线人提供,可信度高 美国国务院 数百~几千 外交审慎表达 天安门母亲 已证实200+ 有姓名照片,数量仍在增加 各方综合估计 800~10,000 高度不确定,但远超官方数字 为什么人数无法确知? • 现场无系统统计:军方快速清场,许多尸体被直接焚烧、掩埋; • 受伤者不敢公开:伤者、家属长期遭到监控、骚扰; • 长期审查封锁:学术机构、记者、NGO在中国境内无法自由调查; • 官方档案封存:相关军方、党内文件从未公开。 虽然确切数字难以核实,但绝大多数研究者和国际组织都认同: 中共官方“241人”的说法严重低估,实际死亡人数可能为数千,甚至更高。 最后,在整理资料的过程当中发现一个问题,各位聚聚讨论一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一共有多少位总书记?我觉得没人能答对!挑战一下? 赞(0)
|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1719
威望:641 點
金錢:7375930 USD
貢獻:200 點
註冊:2011-12-11
感谢分享,不然时间久了会被国人慢慢遗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