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雅江集团:中国决策政治化倾向的缩影
--> 本頁主題: 雅江集团:中国决策政治化倾向的缩影 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Thaw


級別:俠客 ( 9 )
發帖:250
威望:183 點
金錢:13392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4-10-18


雅江集团:中国决策政治化倾向的缩影



近日,中国宣布成立雅江集团,这家副部级国有企业被赋予了推进雅鲁藏布江水电项目的重任。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争议,但争议的焦点并非项目的经济前景,而是其背后浓厚的政治动机。据传,这一决定由国家元首亲自拍板,绕过了充分的讨论和科学论证。从新冠疫情的劳民伤财、损失惨重,到如今诸多政策的“拍脑袋”决策,充分暴露了中国共产党的治理模式:漠视自然规律和社会现实,执意按照政治意志行事。
雅江集团:政治符号凌驾于实际效益
雅江集团的设立与雅鲁藏布江水电项目密切相关。该项目位于西藏,旨在开发这条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河流之一,以实现能源生产。表面上看,这一项目契合中国“双碳”目标——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官方媒体将其宣传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声称将增强能源安全和区域经济发展。然而,将雅江集团定为副部级单位,凸显了其政治意义远超经济考量。
副部级地位使雅江集团在中共体系中与重要国家机构平级,表明该项目不仅是工程建设,更是为了展示政治力量。雅鲁藏布江流经靠近印度的地缘政治敏感区域,是跨境水资源争端的焦点。通过成立中央直属的雅江集团快速推进项目,中共可能意在强化对争议资源的控制,巩固其“民族复兴”的政治叙事。
然而,决策过程缺乏透明性令人担忧。有消息称,习近平亲自批准了该项目,绕过了常规的可行性研究和利益相关方磋商。这种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与近年来的其他政策如出一辙,政治形象似乎凌驾于基于证据的规划之上。雅江集团的设立似乎并非为了满足中国能源需求——部分地区可再生能源已存在产能过剩——而是为了集中权力,彰显习近平“强中国”的愿景。
疫情回响:仓促决策的代价
雅江集团的设立并非孤立事件,它反映了中共治理中的一种更广泛的趋势,新冠疫情应对即是明证。2020年初,中共对武汉疫情的应对以果断著称,但措施往往缺乏深思熟虑。1100万人口的城市突然封锁,初期虽因大胆而获赞,却导致经济严重中断和巨大的人道代价。供应链崩溃、医疗资源不足、执法手段强硬,使数百万人陷入困境,一些估算显示未报告的死亡人数相当可观。
力推的“动态清零”政策成为这种治理方式的标志。初期,这一政策有效遏制了病毒传播,但其长期执行忽视了科学证据的演变和全球与病毒共存的趋势。政策的僵化——通过大规模检测、强制隔离和经济牺牲来维持——体现了中共对控制的偏好而非适应性。到2022年,奥密克戎变种传播时,政策的代价已无可否认:企业倒闭、地方政府财政危机、公众不满情绪高涨。然而,中共仍加倍坚持,将清零政策塑造成其治理模式优越性的证明。
这种优先考虑政治叙事而非实际效果的模式,在雅江集团的仓促设立中清晰可见。与清零政策类似,该项目似乎是为了展现中工领导下的力量与统一,即便以牺牲可行性为代价。缺乏公开讨论或专家意见,可能会重蹈疫情期间的覆辙,政治目标压倒了人力和经济成本。
“拍脑袋”决策的代价
“拍脑袋”决策这一术语近年来在中国广为流传,用以形容未经充分审查、常由单一领导人冲动做出的政策决定。雅江集团的设立正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如此规模的水电项目需要多年的地质、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雅鲁藏布江地处偏远,地震活动频繁,生态脆弱,这些都加剧了挑战。然而,决策似乎绕过了这些关键步骤,更多是由习近平加速现代化的指令驱动。
这种方式带来重大风险。首先,环境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雅鲁藏布江的生态系统支撑着下游数百万人的生计,包括印度和孟加拉国。筑坝可能扰乱水流,威胁农业和民生,同时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其次,经济合理性令人质疑。中国能源市场已存在可再生能源过剩,许多现有水电站因电网限制未满负荷运行。雅江集团的项目可能成为耗资巨大的“形象工程”,耗尽公共资金却收益甚微。
此外,社会成本不容忽视。在西藏这一历史动荡地区重新安置社区,可能引发不满。中共在三峡大坝等项目中优先考虑基础设施而忽视当地关切的记录表明,被迫搬迁的居民可能面临补偿不足或支持匮乏。这些因素加上项目的仓促时间表,指向一个更看重政治象征而非人民福祉的决策过程。
中共对自然与社会现实的漠视
这些决策的核心问题是中共试图以政治意志强行改变自然和社会现实的倾向。这种思维根植于党的列宁主义框架,假设集中权威可以通过纯粹的决心克服任何障碍。习近平的领导进一步放大了这一倾向,政策日益反映其个人愿景而非集体智慧。
雅江集团的设立是这种傲慢的案例研究。通过优先考虑政治目标——如加强对西藏的控制、向对手展示力量、巩固习近平的遗产——中共可能重蹈过去大型项目的覆辙。导致数百万人因饥荒死亡的大跃进和将中国陷入混乱的文化大革命,是意识形态凌驾于理性的惨痛教训。虽然雅江集团的后果可能未达如此规模,但其单边决策反映了类似的对证据和对话的漠视。
这种方式还扼杀了党内和社会的异议。自2012年习近平巩固权力以来,质疑此类决策的声音被边缘化。雅江集团缺乏公开讨论,类似疫情期间对李文亮等吹哨人的压制。一个惩罚异议、奖励忠诚的系统无法适应复杂挑战,无论是对抗病毒还是在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之一修建大坝。
前进之路:愿景与务实的平衡
中国面临的挑战——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竞争——需要大胆行动。然而,大胆必须以务实为依托。如果雅江集团以透明的规划、严格的环境保护和与受影响社区的真诚协商为基础,它可能取得成功。然而,目前的轨迹表明,这是一个政治驱动的项目,可能因自身野心而失败。
中共可以从自身历史中汲取教训。邓小平在1980年代的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拥抱试验和反馈,使政策根据结果而演变。相比之下,习近平的集中式治理方式制造了僵化且反应迟钝的政策。向科学家、地方领导甚至国际利益相关方开放雅江集团的规划,能减轻风险并增强其合法性。
归根结底,雅江集团不仅是水电项目,更是习近平时代中国治理方式的象征。其绕过审议、优先政治信号而非实际成果的决定,削弱了中共科学治理的主张。要恢复平衡,党必须优先考虑证据而非意识形态,对话而非指令。若无此转变,像雅江集团这样的项目将继续体现不受约束的野心的危险。
结论
雅江集团的设立,与中国的疫情应对一样,反映了一种政治考量凌驾于理性的治理模式。据报道,习近平单方面批准这一副部级实体,凸显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中共倾向于优先考虑象征性胜利而非可持续成果。在中国应对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之际,必须重新审视其决策方式。雅江集团本可成为中国平衡雄心与责任的契机——但前提是中共愿意倾听。

赞(1)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7-19 19:12 樓主 引用 |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快速回帖 頂端
內容
HTML 代碼不可用

使用簽名
Wind Code自動轉換

按 Ctrl+Enter 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