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学会收割爱国者, 他们的脑子里装的不是屎, 是你的钱啊。
--> 本頁主題: 学会收割爱国者, 他们的脑子里装的不是屎, 是你的钱啊。 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穆尚


級別:光明使者 ( 14 )
發帖:30543
威望:9554 點
金錢:1470371 USD
貢獻:263529 點
註冊:2016-12-15


学会收割爱国者, 他们的脑子里装的不是屎, 是你的钱啊。



由于 AI 表述问题 不能教会别人如何收割这类爱国者, 但是 你们可以反着来看这篇文章, 好好理解下这篇文章的大概, 毕竟 钱现在不好挣, 但是爱国的钱还是很好挣的。 例如刘强东, 宗庆后, 曹德旺, 这类都是走着爱国的赛道,
  他们脑子里不是屎, 装的是你的钱啊,  认知问题,这些知识点 能吃透多少,就看自己了, 我准备走这个路线了 ,各位各自珍重哦

一句“爱国”能卖东西、能出流量、能压制异议——这不是调侃,这是已经运行的商业与舆论产业链。有人把“爱国”当成万能符号,用最低成本收割最多情绪与金钱。今天把这些把戏掰开了说清楚:让你一听就明白他们在怎么干,也能立刻识别并把他们打回原形。

一、核心逻辑:情绪替代理性,标签替代证据

收割者的底层策略很简单:

用“爱国”作为情绪入口;2. 把复杂问题简化成“我们/他们”二元对立;3. 用强烈情绪掩盖证据缺失或利益链条;4. 把情绪迅速变现(消费/流量/政策支持)。
成功的关键不是事实,而是速度与情绪强度——争论慢,口号快;数据复杂,口号直接。

二、常见招数(逐条拆解)——知道这些,你就能当场拆台

注意:下面是揭露用,不是教唆。列出每一招,是为了让公众和媒体能识别、取证、举报。

招数1:制造“外部敌人”叙事

做法:把问题外推成“境外势力”“反华势力”“崇洋媚外”,把内部矛盾遮盖起来。
效果:公众情绪迅速统一,理性讨论被边缘化。
反制:追问来源、证据与受益方。把“谁说的”“谁获利”放到最醒目的位置。

招数2:把消费行为道德化

做法:把“买某品牌”“支持某公司”说成“爱国行为”,不买就是“不忠”。
效果:把市场选择变成道德审判,消费者被迫用情绪做判断。
反制:公布质量检验、售后统计、第三方测评;把“道德绑架”拆成证据问题。

招数3:极简口号 + 全网同步轰炸

做法:一句短句配统一画面,KOL、官媒、公众号同步转发,制造“自发潮”。
效果:信息洪流压倒反对声音,使质疑显得孤立。
反制:做时间线与传播链追踪——谁先发、谁转、谁接盘,把“自发”还原为“组织化投放”。

招数4:扣帽子与羞辱机制

做法:质疑者被立即贴“卖国”“不爱国”“崇洋媚外”标签。
效果:很多人因害怕被扣帽而选择沉默,从而维持信息霸权。
反制:用提问替代指责:要求对方提供证据;用证据驱动话语,而非情绪化回击。

招数5:情绪闭环变现

做法:制造愤怒/自豪情绪后,立即推出带货、打卡、捐款或官方活动,将情绪转成可度量的收益。
效果:情绪成为商业化的商品,回报反馈鼓励更多操作。
反制:揭示金流与利益链条,告知公众消费背后的去向与受益人。

三、他们为什么敢这么干?(利益与制度温床)

低成本高回报:一句口号成本低,几万个情绪化转发就能产生商业或政治价值。

社会惧讳异议:爱国是一条社会敏感线,反对者常被边缘化或惩罚。

监管空白/信息壁垒:缺乏透明的广告、公关资金披露机制,让组织化情绪营销逃避监督。

平台放大机制:算法偏好情绪强烈的内容,进一步放大低成本口号传播。

四、如何把这些把戏曝光并摧毁它们的可信度(实操路线)

这是给记者、自媒体与关心公共话语的人的“实操指南” —— 合法、可验证、以证据为核心。

步骤1:还原传播时间线

收集第一版文案、图片与发布时间;

找出最早发起账号,标注传播路径(谁转、谁接、谁付费推广)。
目的:拆穿“自发潮”为“有组织投放”。

步骤2:查证赞助与利益链

搜索活动主办方、赞助商、广告投放记录、关联公司;

利用工商/招标/新闻稿查金流或合作关系。
目的:把“情绪”还原为“利益分配表”。

步骤3:采集第三方检验/数据对比

若是商品化口号,拿权威检测、售后投诉率、退货率与同类产品对比;

若是政策或口号,引用独立研究、统计数据驳斥空洞宣称。
目的:把“感情话语”压成“可核验事实”。

步骤4:公开时间线与证据,做成易读材料

制作传播时间轴、利益链图、证据包(截图、链接、官方文件);

发布在公众号/短视频/媒体报道,并留存原始文件备查。
目的:把隐蔽的操盘链条透明化,降低其继续欺骗的可能。

步骤5:正规渠道投诉与舆论监督

若涉嫌虚假宣传/商业欺诈,向市场监管或广告监管部门举报;

向平台投诉(提交证据),要求下架或标注带货内容为广告;

联合媒体或专业机构发起深度调查,形成舆论压力。
目的:把道德谴责转化成监管与法律后果。

五、法律与道德风险:收割者并非无懈可击

许多情绪化营销看似“无懈可击”,但常侵犯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例如:虚构身份、隐瞒赞助、夸大宣传、散布不实信息,都可能被罚款乃至追责。把这些风险指出来,是打击它们的有效武器。

六、给公众的实用提醒(3步走)

听见“爱国等于X”先问三句:谁说的?谁受益?证据在哪?

遇到带货或活动先查第三方检测和售后数据,不要只跟风。

看到明显组织化口号,截图留证并在可信平台曝光或举报。

七、结语:把爱国还给理智
“爱国”是高尚情感,不该成为廉价的筹码。把戏被拆开,就不再神秘;把证据公之于众,就失去了掩护。他们靠情绪赚钱,公众靠证据反击。把真相放到阳光下,那些靠“爱国口号”收割的空壳自然会塌。




赞(0)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9-12 16:32 樓主 引用 |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快速回帖 頂端
內容
HTML 代碼不可用

使用簽名
Wind Code自動轉換

按 Ctrl+Enter 直接提交